曾玉凤,刘自力,秦祖赠,刘宏伟.SnO2的表面酸性及其催化臭氧氧化活性的研究[J].分子催化,2009,(1): |
SnO2的表面酸性及其催化臭氧氧化活性的研究 |
Study on Surface Acid and Catalyzed Ozonation Activity of SnO2 |
|
DOI: |
中文关键词: 表面酸性 红外光谱 臭氧 降解 |
英文关键词:SnO2 |
基金项目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广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,广州市教育局科研项目? |
曾玉凤 刘自力 秦祖赠 刘宏伟 |
曾玉凤,ZENG Yu-feng(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,广西,南宁,530004;玉林师范学院,广西玉林537000) ;刘自力,LIU Zi-li(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,广西,南宁,530004;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,广东广州510006) ;秦祖赠,刘宏伟,QIN Zu-zeng,LIU Hong-wei(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,广西,南宁,530004) ? |
摘要点击次数: 1729 |
全文下载次数: 85 |
中文摘要: |
以SnO2催化臭氧化降解高浓度糖蜜酒精废水为探针反应,研究SnO2催化臭氧氧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的活性,并采用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研究SnO2及金属氧化物改性的SnO2催化剂表面的酸性.催化剂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表明:吡啶分子在SnO2表面吸附时,形成六元环振动峰1 449 cm-1,说明SnO2表面存在Lewis酸中心.掺入第二组分对SnO2进行酸性调变后,酸类型和酸中心发生了变化.CuO-SnO2催化剂表面仅存在L酸,NiO-SnO2,Fe2O3-SnO2及CoO-SnO2等的表面不仅存在L酸,还存在不同强度的B酸,且Fe2O3-SnO2与CoO-SnO2存在与SnO2不同的第二类L酸.水的存在使得NiO-SnO2,Fe2O3-SnO2及CoO-SnO2催化剂表面的L酸减弱,B酸强度增强;而CuO-SnO2表面出现了弱的B酸.将催化剂的酸类型与催化臭氧氧化活性进行关联,发现B酸的存在是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一个原因. |
英文摘要: |
|
HTML 查看全文 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|
|
|